第六百九十五章 你看这天下,他该姓常
逃回沧州的小哑巴,很不快乐。在渡江回沧州的船上,他甚至还做了噩梦。在梦里,那个傻憨憨的莽汉,张牙舞爪,一巴掌将他拍碎了头颅。 咳了两声,小哑巴阿七收回不甘的神色,发了会呆,重新抱着剑,沉默地看向不远处的江岸。 “阿七。” 只等船靠岸,他的主子,已经等候着了。 性子内敛的哑奴,将剑解下,跪在了妖后面前。 “我听说了,你已经得手了。”妖后不解,虽然杀的人不多,但仅仅一个刘渠,其中的意义,便非同凡响了。 内城的首席幕僚刘仲德,想必在以后,对于徐布衣,终归是有些怨恨的。若非是什么使臣先会盟,刘仲德的嫡子,便不会死在恪州。 “阿七?” 小哑巴涨红了脸,伸出手指,在面前的湿地上,抖着手写了四个大字——大纪之虎。 “明白了。”妖后仰头闭目。 “你终归是没有听我的话,去招惹了这位。然后,还打输了吧?” 阿七跪地长拜。 “起来吧。莫要执着这件事情,若有机会,便用你的剑,割碎他的喉头。其他人或许不知,但我是清楚的,如你这般的身手,称为天下第一剑客,也不为过。” 阿七跪地默泣。 “这一步棋,算不得精妙。左右现在的局势,能打压到天下大盟的,若有时间,都该去做一些。” “你我都知,徐布衣牵头的大盟,在开春之后,很大的可能,会讨伐我沧州了。” “若是输了——” 苏妖后笑了笑,并没有讲完这句话。 “当然,若是赢了。可以开始鲸吞天下了,大业可期。” “阿七,有一日你我二人,能坐着马车一路通达,没有战争,没有截杀,从沧州渡襄江,从长阳走官路,回故乡看看格桑花。” 阿七仰着脸庞,认真点头。 “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做,莫跪着了。大战在即,徐布衣南来北往,我也该多作准备了。” 转了身,苏妖后的窈窕人影,消失在了江风之中。 …… 同样的消息,传到了河北。 并不打算回内城贺岁,常四郎留在了易州前线。和他一起留下来的,还有那位向来倚重的老谋士刘季。 打开信卷的时候,这位老谋士沉默了许久,才无力地垂了手,将纸信抛在了案台上。 “怎的?”常四郎古怪地取了信,也看了一轮。只看完,脸庞也露出震惊之色。 “子栋遇刺身亡。” 聪明如常四郎,一下子想到了什么。他看着面前有些失神的老谋士,不敢再用半点调侃的语气。 “仲德,你当明白,这是妖后的挑拨之计。杀了子栋后,若是和小东家有了嫌隙,便是中了圈套。” 往小了说,以后大家难做老友,见面打个招呼都要小心翼翼。往大了说,若是处理不好,内城的黑甲军退出天下大盟,以后各玩各的。 “子栋啊,我的老兄弟!我一定杀到沧州,取了妖后狗头,替你报仇啊。”常四郎立即嚎啕起来。 哭喊间,明显要将矛头,调向沧州那边。他可不想,自家的老谋士,对小东家生出什么不满。 “主公,我都明白。”久久,刘季才叹出一口气。 “我儿刘渠,素无大才,偏心比天高。这一次抢着去做使臣,原本是想立功的。却不料,在恪州遭了妖后毒手……我自知,按理说是怪不得徐布衣。但不管如何,这使臣先会盟的事情,是他提出的。” “仲德,你若是心里不舒服。哪日我把他喊来,你揪着他打一顿。他若是敢还手,我立即抽他,连那头老虎也抽了。” 老谋士一阵苦笑,他何尝不知,自家的主公,不过是劝慰他。 这天下大势,已经慢慢明了。于公于私,霸业要想更进一步,这慢慢浮出水面的妖后势力,便是过不去的坎。 “主公放心,大势之前,我不会赌气。”刘季收回委顿的神色,“但我有句话,提前先说。若有一日,西蜀挡了主公的路,还请主公,勿要再念旧情,立即剿杀西蜀势力。” “并非是公报私仇。主公可见,徐布衣起于微末,到如此,已经是六州之王。若主公不想做恶人,可由我亲自操刀,替主公斩碎这绊脚石。” “仲德,到那时再说,莫急莫急。” “主公勿要推脱。”这一次,刘季言辞认真,“我儿之死,到时候可作为伐蜀的旗号。便说徐布衣不念旧情,先暗杀内城大吏。” “主公,你看这天下,他该姓常,而不是要姓徐!内城三十七世家,若是知晓主公妇仁,念旧而放虎归山,恐生出异心。” “还有很远。”常四郎犹豫着开口,“仲德,你也知,以内城如今的情况,根本不可能伐蜀。除非是说,先打下了河北之地,才有资本南征。” “我答应你,若有一日,我常小棠和徐牧争天下,定不会心慈手软。” “好,那便等着那一日。”老谋士昂头,眼睛里,一时有了丝丝的杀伐之气。 “仲德,那子栋的事情?” 老谋士稳重开口,“眼下,还是以大势为重。主公便回信,说我已经想通,罪魁祸首是沧州妖后,不怪他徐布衣。” “你其实没有想通。”常四郎叹着气,“不过是假装想通了。” “主公当知,我向来不赞成,主公与西蜀联合。以我的意思,如徐布衣这样的人,早该扼杀在摇篮之内,以免让他起势,变得尾大不掉。但先前主公不听,一转眼间,徐布衣的势力,已经壮大如斯了。” “主公与徐布衣是老友,但我刘仲德,却是主公的首席幕僚。我考虑的因素,归根到底,是以主公的霸业为重。” “若日后主公失了老友,而责怪我刘仲德,那我跪地领死,又有何妨。” 老谋士站起来,对着常四郎,一个拜身长揖。 “言重了仲德。” 常四郎转过头,有些失神地看向中军帐外。 将入冬,天色越来越沉。永昌三年,河北的第一场雪,也将要染白整个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