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6.花魁从良记(5)
“姑妈,我不怕吃苦。”小宝乖乖巧巧的点着头,“我见过楼子里的姐姐们学东西,谁学的慢了就要挨打,我要是学不好,姑妈会不会打我?” 明熙脸色微微一变,郑重道:“小宝,我不是告诉过你吗,以前的事不许再提,就算只有咱们三个人,也不要再说有关那地方的话,以后不许再犯。”看孩子有些被她吓到,又缓了语气,“你别害怕,只要你肯用功,学的快慢都无所谓,不会有人打你的。” 小宝赶紧点头应是,明熙又说:“以后咱们会在这里定居,你们也会认识许多新朋友,跟朋友们交往时,关于以前的事尽量少说,若是有人问起你们的父母亲人,就说记不清了,若问你们家乡风俗,只管摇头说不知道,都记住没有?” 两个孩子忙说记住了,套好词,明熙就带着他们在客栈住下,白天带着他们去附近道观,明熙跟着人家听经学道,孩子们坐不住,就在观内玩乐,观内道长们看到明熙的装扮,自然要问上几句,明熙对道教只是一知半解,唯一会背的道家经文仅有《道德经》,为了省麻烦才做女冠打扮,道长们一问,她怕说多了露馅,只能含混说有心投入道家,可惜尚未入门。 道长们也是尘世之人,虽然她仅仅是个没入门的外行,但她有心入道,道长们就不会把信徒往外推,于是待她很是亲切,每天任她跟着自由来去,还能借阅基本道家经文,一来二去的,道观中人都习惯了她的存在,知道她有心在京城定居,就有人悄悄给她指点门路,告诉她谁的效率高,谁的信誉好,又有谁谁谁,虽然要价高,却有别人没有的门路等等。 两个孩子整天在道观内四处乱窜,看似小孩子淘气,其实都是得了明熙吩咐的,在跟常来上香的人都混了个脸熟后,那些人谈天说地时就不会刻意避讳他们,不管听到什么都用心记下来,回头告诉明熙一个月下来,周边是个什么情况就被明熙摸了个七七八八,之后她才花大价钱找了个要价虽高却门路广又信誉好的中人,委托他买房买地,并顺便给他们办了落户手续,全套下来要价一千五百两银子,折合成一百五十两金子付了账,从此明熙三人就是有家有业有户口的京城人士。 有了房产地产,大宝和小宝的心一下子安稳下来,觉得有了自己的家,就想从客栈搬出去,可惜房子有一段时间没有主人,虽然保养得挺好,多少需要修葺装修一下,还要添置些家具摆设,这又是一大笔开销,明熙让两个孩子记账,看着每天都只出不进花钱如流水,孩子们心疼的直抽抽,不止一次跟明熙说,只要有个住的地方就好,不需要什么摆件陈设,他们也不需要太多的衣服,能换洗过来就行,整天皱着眉头想省钱的法子。 明熙倒没想要怎么奢侈,只是她养尊处优几十年,她认为的简朴,跟普通大众认为的有很大出入,因此饶是她降低了许多要求,最终布置出来的新家,仍是别人眼中少有的精致讲究。 新家收拾齐备,找观里相熟的道长选了个黄道吉日,明熙带着孩子们搬了进去,新家是个二进的宅子,却带着两个跨院,明熙让大宝住了正院,她带着小宝住进东跨院里,她自己住正房,小宝住东厢房,家里就三口人,安置起来到也方便,每个人都有很大的私人空间,只可惜两个孩子一路跟着明熙惯了,离了她反而不适应,大宝是男孩子还好些,小宝性子娇些,晚上非要跟着她睡,倒把自己房间空了下来。 搬进新家后,明熙又找了个价格没那么贵的中人,经他介绍,请了三个帮佣,都是三十左右的妇人,其中郑嫂子负责做饭,张嫂子负责洗衣,王嫂子负责打扫卫生,三人都是本地人,家中境况一般,所以需要女人们做事挣钱补贴家用,谈好了工钱,在中人见证下签了契约,第二天三人就正式上岗,明熙等人才结束了在外面订餐的生活。 忙忙碌碌过了四五天,一家人才安顿下来,明熙带着礼物,携两个孩子到左邻右舍拜访,既是让大家认认人,也是来拜拜码头,以后有什么事也好有个照应,明熙家这段时间折腾的,左邻右舍早在好奇新搬来的是什么样的人家,如今见他们礼数周全,第一印象都还不错,至于说以后能不能深交,那需要进一步接触,如今能不被排斥,就已经让明熙满意了。 新家的位置是明熙千挑万选过的,自然各方面都符合她的要求,治安良好交通方便,镇上各种铺子齐全,离她家不远就是学堂,大宝读书很是方便,不过他们安顿好已经是冬月底,腊月初七学堂就要放假,明熙就没有送大宝过去,只去认了门,提前约好年后大宝去上启蒙班。 转眼到了腊八,这还是两个孩子第一次认真过节,明熙特意亲自熬了一锅腊八粥,炒了两个菜,她的厨艺不算好,只会做些家常便饭,跟郑厨娘没得比,但意义不同,两个孩子吃的比以往都香,小宝还说:“姑妈,等我学会做饭,以后也给你做。” 明熙笑笑,孩子孝顺,什么事都想着她,她心里自然高兴,一高兴,自己也兴起学厨的兴趣,想着是不是也跟郑厨娘学两年,横竖艺多不压身,会做不做总比用到时不会强,这么想着,又想起她脑子里那庞大的医学知识来,有这些理论知识打底,若不钻研医术,似乎有点暴殄天物,要不然,找个医术好医德也好的人学一学,顺便把自己知道的传播出去? 越想越觉得可行,明熙准备年后就去打听打听,附近有没有这样的人,若是没有,说不得要多费点心,自己培养一个出来,能多几个好医生治病救人,也算是她的功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