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1章 服不服
张方平说道:“陛下,去年欧阳修看了苏轼的文章,只说要避开道路,让他出一头地,臣近日见沈安和那些粮商鏖战,少年从容,忍不住就想起了苏轼。” 赵祯叹道:“大宋人才辈出,此大宋之幸,也是朕之大幸。” “沈安。” “臣在。” 赵祯的心情显得极好,问道:“那些商人可屈服了吗?” 沈安说道:“少数是屈服了,有的还有些侥幸吧。” “那该如何收尾?” 赵祯惬意的问道。 富弼谨慎的道:“陛下,就怕那些商人一下全抛了出去,到时候粮价过低……” 粮价过高过低都不是好事,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。 文彦博微微低头,首相的尊严让他不肯就此事发表看法。 “沈安。” 赵祯随手就点了沈安提问。 沈安解释道:“陛下,商人逐利,所以臣断定他们不会,也不敢大量抛售粮食来打压粮价,那是自绝于陛下。” 赵祯点头,眼中多了些厉色。 那些商人真要这么做,那就是没把大宋和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,那他还客气个什么。 “陛下,那些商人手中的粮食不少,臣建议回收他们手中的新粮。”沈安最后给出了自己的建议。 咦! 这个主意好啊! 连文彦博都忍不住微微点头赞许。 大家刚才都陷入了一个思维盲区,都只想到了回收旧粮。沈安一提醒,才想起了这么操作的好处。 赵祯点头道:“他们手中的粮食太多,自然无法周转,那就这样吧,不过一事不烦二主,沈安,你去一趟。” 沈安嬉笑道:“陛下,臣今日本该休沐的。” 赵祯笑道:“你倒是会偷懒,快去快去。” 肖青的脸上腾地一下就红了起来。 他今天也可以不用来,可一方面赵允良那边要消息,另一方面他也不甘心,所以就来看看风头。 沈安一走他就有些坐蜡了,跟着走?这里是朝堂,可不是你说走就走的地方。 可要是不走,他今天来做什么? 皇帝说他们可以三天轮值一天,但是并未说必须,这就是漏洞,就像是沈安,从前天开始已经连续三天进宫了。 可沈安那是有差事,你肖青有什么? 肖青有些坐蜡难堪,沈安却是神采飞扬的带着一群人出宫了。 邓世涛带着的十多名侍卫就紧紧的跟在后面,他向前几步说道:“沈待诏,我怎么觉着你走路像是……” “像是什么?” 邓世涛是宫中侍卫的小头目,在赵祯身边干活的人,沈安也就顺便套了个近乎。 “怎么像是那等衙内呢?” “你说的是纨绔吧?” “对,就是这个意思!” 两个人都存心和对方搞好关系,没多久就熟络了起来。 一行人到了卖粮的地方,大车都走了,一个妇人赶着一群鸡在空地上觅食落下的米粮,很是欢喜。 沈安站在边上,那妇人看了他身后的侍卫们一眼,却丝毫不惧。 没多久那些商人就来了。 “见过沈待诏。” 这些人面色苍白,看着可怜巴巴的。 可沈安知道这些可怜只是一种伪装,你真要以为他们是小白兔,那背后会被人笑死。 “服不服?” 沈安负手而立,淡淡的问道。 “服。” 商人们纷纷低头。 “大声些,服不服?” “服!” 商人们的喊声惊到了那群鸡,妇人就瞪了他们一眼。 沈安微微眯眼看着那群鸡,再问道:“下次可还敢吗?” “小人不敢。” 沈安微微一笑,说道:“陈粮你等自行售卖,这个朝中不管,你们卖十文钱一斗都不管。” “多谢沈待诏。” 沈安面露慈悲之色,叹道:“可你们手中的粮食太多了,我担心你们难以周转,所以,新粮都拿出来吧,朝中收购了,价钱……三十五文,可有意见?” “太低了,现在市价是四十文。” 一个商人不忿的说道,接着就有人跟着发牢骚。 “三十五文万万做不得啊!那会亏的血本无归。” “嗯!” 沈安的目光扫过说话的这几人,等声音消失后,他说道:“赏罚分明才是大宋的兴旺之道,操纵粮价,你等做的事流放都有余,莫非是觉着官家太过宽宏,想得寸进尺了吗?” “不敢!小人不敢!” 沈安冷笑道:“粮船明日抵京,谁敢抛售粮食,那就是自寻死路。若是你们觉着自家能存着那么多粮食也请便。” 商人们低头站在那里,有人抬头道:“沈待诏,难道就不能通融了吗?” 沈安摇摇头,然后说道:“钱是赚不完的,但你得要有命去花完它。所以福祸无门,惟人自招。” 他转身上马而去,商人们如蒙大赦。 虽然被搜刮了新粮,可好歹可以借着调运困难来拖一阵子。 逃过了一劫啊! 等他们发现那些侍卫们没走时,就有些傻眼了。 邓世涛喝道:“半日之内全部交割清楚,否则一律拿下!” 一群商人目瞪口呆,有人说道:“我就知道他不会这么轻易放过我们,威胁利诱……亏了这么一大笔,以后这日子可怎么过啊!” 有人哀嚎道:“他把陈粮都卖给了我们,却低价收了新粮去填满仓库,来回倒手还有赚头,这生意还能这么做?” 今日的汴梁城中热闹非凡,大车队在那些粮商的仓库和官方的仓库之间不断来回,那些孩子一路跟着,看着他们把粮食不断搬运进去。 朝中怎么会从粮商的手中买粮食? 这个疑问还未消散,那些粮商就开始按照三十文的价钱销售陈粮。 “别挤,有很多!真的有很多啊!” 可谁会不挤? 虽然是汴梁人,可这等大降价的机会却极为难得,不趁机多买点存着,那是傻子。 而且陈粮也没什么不好,除了口感稍微差一些之外,吃下去还更顶饿一些。 于是百姓们蜂拥而至,满城都是背着粮袋的人,有的人家甚至是全家出动,大人孩子都在背粮食。 “据说有好些人在借钱买粮。” 一个商人听着这个消息,身体摇晃了一下,然后悲愤的道:“苍天呐!这是要赶尽杀绝吗!” 当天汴梁城中的粮商就倒下了好几个,据说有一个急怒攻心,就算是能救回来也会变成傻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