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玄幻小说 - 三国之卦帝刘封在线阅读 - 第40章 战略性分歧

第40章 战略性分歧

    孙尚香和徐夫人立了大功,众人忙着去拍她们的马屁,两人自然没工夫再搭理刘封。

    周瑜假惺惺地要留刘封一起饮酒,刘封委婉地推辞了。

    周小鬼儿的酒,他自然不敢喝。酒里随便下点儿毒,都是分分秒秒的事儿。周小鬼儿这个家伙,完全干得出这种事情。

    倒是孔明机灵,邀请刘封和鲁肃晚上一起饮酒。

    刘封明白,这是孔明找机会跟他说话,自然爽快答应。

    饮酒就定在刘封住的驿馆里面,

    此前刚到夏口的时候,刘封住在军营里面,后来怕牵连到苏飞,就搬了出来。

    他打算将来把苏飞忽悠到辽东去,自然不想他因为自己,受到什么牵连。

    自己在东吴的身份,早晚有一天会暴露,从现在开始,有些事情就必须未雨绸缪。

    孔明叫人送来了酒菜,随后就跟鲁肃一起来了。

    找鲁肃,是给两人相会找个挡箭牌,免得引起周瑜的怀疑。

    开始的时候,三人一起谈话。后来就是孔明和刘封探讨易经八卦之类的问题。

    对于这些,鲁肃懂得不多,也插不上嘴。

    诸葛神棍见时机成熟,就频频给鲁肃敬酒,刘封这边,也频频给鲁肃敬酒。

    鲁肃这个人比较忠厚,也比较豪爽。不疑其中有诈,杯到酒干,没多久就醉了。

    于是孔明就叫随从扶着鲁肃,到隔壁去睡觉。以便两人谈话。

    “贤侄今日之事,甚为凶险,周瑜已经动了杀机,今后还要小心”。

    “如此也是无奈之举,不羞辱他一番,实在难解我心头之恨”。

    “听说贤侄前去招降,我就怀疑是周瑜的借刀杀人之计。此前我也曾推算,贤侄有惊无险。没想到贤侄竟然利用郡主和徐夫人,这一计倒是甚为巧妙”。

    “虽然如此,仍然瞒不过周瑜”。

    孔明放下筷子,举起酒杯,送到嘴边,又把酒杯放下。

    “周瑜不仅对贤侄忌惮,对我也甚为忌惮。昨日曾经叫我去劫曹操的粮道,幸好被我推辞过去”。

    “曹操极善用兵,平生惯于劫人粮道。他的粮道,哪里不会重兵把守?主公那里本就兵微将寡,若是再有折损,便是破曹之后,也将很快为江东不容,不可不慎重啊”。

    对于孔明,刘封的感觉也比较复杂。

    虽然他出山之时未免多了些算计,但出山之后,也确实尽心尽力。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,苦苦支撑。

    玄德老爹能有今天联合东吴抗曹的局面,可以说基本上都是孔明之功。

    但是,将来他劝说刘备杀了刘封这一点,决定了刘封注定不能跟他在一起长久相处。

    这就是个死结。

    “周瑜此计不成,还会再生阴谋。如今我一人在这里尚可应付,贤侄还是回去为好,这里实在凶险,不宜久留”。

    “我也知道凶险,但怎能忍心让军师一人留在此地?若是就此回去,岂不是未战先怯,叫人小瞧”?

    “唉,只因我们兵微将寡,实力不济,才不得不深入虎穴,忍辱负重,联合孙权。此战若不打败曹操,今后几无安身之地。唯有破曹之后,才能立足荆州,徐图巴蜀。我们已无退路,唯有拼死一搏”。

    “贤侄既然不回去,那就留下。如今寄人篱下,唯有倍加小心。”

    “多谢军师厚爱,侄儿自当尽力”。

    “贤侄此前曾说去辽东之事,近日我也一直在考虑。此计可行。待破曹之后,我便给你五百兵马。另外,子龙武艺高强,颇有智谋,就叫子龙跟你一起前去,有了子龙相助,庶几能在辽东开辟出一片基业”。

    听说叫赵子龙跟自己一同前去,刘封不禁大喜过望。

    有了赵子龙,将为自己减少极大的压力。

    孔明派赵子龙这样一员大将去,证明他确实认可了刘封的计划。

    孔明认可了,玄德老爹的阵营,也就认可。这就证明,刘封以后就不是自己单打独斗,可以源源不断地得到蜀汉的支持。

    “军师深谋远虑,请受小侄一拜”。

    刘封郑重其事地给孔明施了一礼。

    “贤侄不必如此客气。亮受主公知遇之恩,一心以匡扶汉室为己任。贤侄在辽东开辟基业,此后主公进军巴蜀,励精图治,几年后就出兵北伐。届时贤侄在曹操背后策应牵制,待我大军一到,彻底打败曹操,光复汉家江山”。

    策应?原来仅仅是叫我在背后策应?

    从巴蜀北上伐魏,根本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
    从三国演义里面来看,便是玄德老爹占据了巴蜀,在魏蜀吴三国中,无论是人口、经济还是军事力量,都是最弱的。

    看来孔明还是在按照他原来的想法行事啊。

    既然他把辽东定位为策应,就不可能在辽东投入更多的资源和力量。我将来也不可能得到更多的支持。

    实际上,空间上的距离,也决定了不可能把蜀汉的资源,大规模地投入到辽东去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便是多了一个赵子龙,其实也不会有太大的用处。

    问题似乎又回到了原点。

    后来的蜀汉六次北伐,几乎耗尽了国力,犯的是战略性的错误。

    “军师,小侄有一事,不知当不当讲”?

    尽管知道孔明不会高兴,刘封还是打算说出来自己的想法。

    这是个原则性问题,他必须表明自己的态度,不能含糊。

    “贤侄有话就说”。

    “司马迁云:夫做事者必于东南,收功实者常于西北。故禹兴于西羌,汤起于亳,周之王也以丰、镐伐殷,秦之帝用雍州兴,汉兴自蜀汉……”。

    司马迁的意思是说,历史上的统一大业,成事者都是从西北伐东南,只有项羽的反秦复楚是个例外,但是项羽也失败了。

    刘邦虽然兴于蜀汉,但是也是以长安为都城,最后向南讨伐,统一天下。

    刘封虽然说的是历史,但意思已经很很明白,那就是反对孔明的北伐计划。

    两人在战略上产生了根本性的分歧。

    孔明脸色突变,不过随即恢复正常。

    他没想到,刘封竟然敢当面就这样反驳他的观点。

    自从他出山以来,除了起初关羽和张飞质疑过他的能力之外,还没有一个人,敢于质疑他的观点。

    整个刘备阵营,包括刘备本人在内,都对他言听计从。

    一个十六岁的小孩子,竟然敢于质疑他的观点和计划。

    就在这一刻,刘封的种种异常之处,包括他今天在周瑜面前表演的那一套,一股脑地充盈在心间。

    对于刘封的态度,也从以前的摇摆不定,转为忌惮和防备。

    自然就联想到了将来刘封和阿斗的继承问题。

    沉默了一会儿,孔明举起酒杯。

    “贤侄有远虑,这是好事。不过,目前还以破曹为主。将来之事,主公自有定夺。贤侄可先去辽东,静观待变”。

    “也好,谨遵军师教诲”。

    刘封彻底绝望了。

    在自己表示反对他的情况下,仍然叫自己去辽东,已经表明,孔明决心将自己排斥在权力中心之外,甚至是叫自己去辽东自生自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