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7章 援兵
李庭芝最近非常心烦,他已经快要发疯了。77dus原因正是来自于背后的朝廷,这短短一个月之间他已经连续接到了来自于朝廷的三份圣旨,上面写的内容却只有一个,那就是立刻回师勤王,救援临安。 李庭芝不是不想回去,但问题是他现在根本就走不了,因为元军已经针对他做出了相当细致的安排,因为他们都知道李庭芝还是非常厉害的。 想当初在龙尾洲支援襄樊失败之后,贾似道自己担任了京湖宣抚使,而让李庭芝暂时任扬州知州,不久又因为大兵在巴蜀一带,于是奏请担任峡州知州,以防守巴蜀长江出口。 后来朝廷任命赵与訔担任淮南制置使,李应庚担任参议官。李应庚指挥两路兵驻扎南城,大暑中渴死的有几万人。 蒙将李璮观察他没有谋略,攻夺涟水三城,渡过淮河攻夺南城。鄂州兵解围,李庭芝服母丧离职。朝廷议论选择驻守扬州的将帅,宋理宗说“没有哪个比得上李庭芝。“于是夺情主管两淮制置司事。李庭芝又打败李璮的军队,杀死其将帅厉元帅,平定南城而回。之后李庭芝又在乔村打败李璮,攻下东海、石圃等城邑。景定三年,李璮投降,迁徙三城的民众到通州、泰州之间,李庭芝趁机又攻破了蕲县,杀死守将。 之后他再次回到扬州,而这一次已经是他第二次来到这里了。 他首次到这里的时候,扬州刚刚遭受水灾,房屋全被冲毁。扬州本来是一直都在依靠盐业获得利益,而此时制盐亭户大多逃走,公私盐业都很萧条。 于是李庭芝全部贷给民众所负的欠款,借钱给他们修房子,房子做成后又免除了他们所借的钱,共一年,官府民居都修好了。同时他开凿运河四十里到金沙、余庆盐场,以节省车费运输,并且还疏浚其他运河,放免亭户负盐二百多万。产盐户民众没有车运的劳苦,又能够免除所负的盐债,逃出去的人都回来了,盐业之利迅速兴盛。 李庭芝又命人修筑高大的城墙围起来,募集汴京以南的流民二万多人充实城中的人口,有诏令命为武锐军。又大修学校,教以诗、书,做俎豆,与士大夫们修行习射之礼。郡中发生水旱灾荒,即命令打开官库,库藏不足就以自己的私人财产来赈济灾民。扬州的民众感恩戴德,敬之如父母。刘粲从淮南进京入朝,宋理宗皇帝询问他淮南的事情,刘粲回答说“李庭芝老成谨慎,军民相安。现在边防不感到惊惧,百事都已做好准备,都是陛下委任的人选所取得的成效。“也就是在那个时候,扬州便和李庭芝结下了不解之缘,整个扬州的百姓也都愿意和他并肩作战。 不过由于龙尾洲的失败他也受到了牵连,被贾似道罢官与京口,但很快鞑子的军队就夺下了襄樊,这也让贾似道非常惊恐,所以便再次启用了李庭芝,而这一次还是让他回到扬州。 这一次李庭芝在扬州可谓是如鱼得水,他率所部军队坚守郡县城邑,李虎拿招降榜到扬州招降,他毫不犹豫杀了李虎,焚毁了招降榜。总制张俊出战,拿着孟之缙的书来招降,李庭芝焚烧了招降书,砍下张俊等五人的脑袋示众于市。 而后调苗再成在南面作战,许文德在北面作战,姜才、施忠在城中接应防守,当时他拿出黄金、丝帛、牛肉美酒宴请犒劳将士,人人感他恩义愿意为之死战。 可是他所面临的敌人也在不停的增长着,首先是范文虎的到来,然后是夏贵也跟着到来参战,这么一来一个小小的扬州竟然要面对将近十五万敌人,而此时扬州城内的士兵不过三万余,好在此时扬州的百姓也都自发上城帮助防守,这才让元军没有办法夺下此地。 可是张弘范在拿下房县之后,伯颜对他很是欣赏,也认为该是他出来活动一下的时候了,于是乎他就派到了扬州,和李庭芝一对一,这一下李庭芝可真就受不了了。 公道的说李庭芝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,他的指挥能力和行政能力都是大宋数一数二的,可问题是这个时代军事能力比他突出的人还是数不胜数,像张弘范绝对就是其中之一。 张弘范到达之后,根本就没有着急攻城,因为之前的战斗已经证明扬州很可能会变成下一个襄阳,他采取了一个更加稳妥,但却更加狠毒的办法,那就是在扬州城外建造大量的防御工事,这一下可算是彻底将扬州封锁住了。 扬州本来就是个产盐之地,并不产粮食,而张弘范将城外本来就不多的粮田困死之后,扬州瞬间就陷入了地狱之中。 “大帅,看来我们必须要突围了。我们要是继续在这里待下去,那等待我们的就只剩下饿死了,战士们应该在战场上厮杀,不应该被饿死的。”姜才满脸忧色的站在李庭芝的身后,一字一句的说着。 姜才亳州人,少年时便已善战闻名,史书中说他“才知兵,善骑射,抚士卒有恩,至临阵,军律凛凛”可惜他是北归之人,所以一直都得不到重用,也是一直到张世杰得到重用之后才终于崭露头角,而李庭芝由于有了张贵兄弟的往事,对于这些人一向都是礼遇有加,所以姜才也心甘情愿供他驱策,这两个人可以说构成了一个非常出色的组合。 “城中粮食不多了,看来你说得对,我们必须要突围了。”李庭芝的话音沉重,每说一个字仿佛都有千斤重担压在他的背上似的,那是因为他的背上长了一个瘤子,现在别说打仗了,就是坐着都痛的要命。 “大帅,您的后背”姜才也看出了李庭芝的不舒服,当即开口询问。 李庭芝一摆手“无大碍,只是最近火气甚大,这个时候我们自保都成困难,哪里还能有精力去管临安,可是朝廷偏偏三番五次下严令我们必须回援,看来这一次就是我们弟兄的最后一战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