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4章 阿森纳的邀请
“先生,里面请。” 沈浪受到温格的邀请,来到利物浦一家高档酒店。 服务员开了门,温格起身迎接沈浪。 沈浪给了服务员20英镑小费,“谢谢你了,这里不需要你了。” “您可以随时叫我。” 坐下之后,两人互相笑了笑。 “我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见你的。” 温格说了写不痛不痒的话,但是沈浪不想拐弯抹角。 “阿瑟,这里就我们两个,没必要拐弯抹角了,有什么话,请你直说。” 温格一愣,随即笑了,“我还以为亚洲人比较含蓄。” “可能我不一样,我喜欢直接。” 温格实话实说了,包括老板只允许他买一个人,都说了。 说完之后,温格两手一摊,“说出来都不好意思,阿森纳现在那么可怜,我们老板有钱,但他是个守财奴,我也没办法。” 这一点,早不是什么新闻了,英国媒体都写烂了,温格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 “教授,阿森纳的处境和我无关,你和我说这些干嘛?” 温格笑了,“你和泽尼特的合约快到了吧,我想邀请你合约到期之后来阿森纳踢球。” 说完之后,温格满心等待着沈浪的回复,按理说,应该是乐意的吧。 沈浪喝了一口红茶,然后双手交叉放在身前。 “你怎么看?” 沈浪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笑道:“阿瑟,这样的老板,你为什么要为他工作?” 温格傻住了。 “我也会看英国媒体的报道,你的处境不好吧?” …… …… 温格解释道:“我们要建新球场,会困难一点,等我们把钱还了,阿森纳还是原来的阿森纳。” “我知道,酋长球场。” 温格点点头。 不过沈浪不这么看,世界变了,连国内现在都是金钱足球,没有钱都玩不了足球了,何况是在英超,不投钱想获得好成绩基本上是做梦了。 再看看泽尼特,之所以能超越俄罗斯霸主斯巴达克,不也是靠着后面的俄气吗? 所以说,温格是当局者迷而已。 “教授,我能不能给你讲个故事?” “请。” “我刚去俄罗斯的时候,那时莫斯科斯巴达克就像巨人一样存在,没人认为,有谁能在俄罗斯挑战他们。” “但是现在呢?” “中央陆军,泽尼特都比斯巴达克强大了,你知道为什么吗?因为我们有钱。” 温格陷入沉默。 “阿瑟,我不会去阿森纳,但我希望你能来泽尼特。” 此话一出,温格整个人傻住了,没想到沈浪反挖他。 “我知道这种事情或许不应该我来说,但是你很适合泽尼特,这里可以实现你的梦想,而且你可以反过来挖阿森纳的球员去泽尼特。” 或许是这个想法太疯狂了,温格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。 “教授,如果你的美国老板看到你跳槽了,他会气疯了吧。” 这种想法,只要想一想,温格都觉得爽快,他深爱阿森纳,但是他真的不喜欢自己的老板。 ****** 一个月之后,温格再次来到克伦克的办公室。 “阿瑟,球队最近成绩不好啊,如果进不了冠军联赛,那会影响收入的。” 温格气个半死,不投钱还想赚钱,你怎么不去抢呢! 克伦克自言自语了一会,见温格不说话,才回过神来。 “阿瑟,你找我有什么事?” “我上次要求转会的事情。” 克伦克打断了温格的话,“我说过了,只买一个,但是人你可以自由选择。” 温格斩钉截铁说道:“我全要。” 克伦克耸耸肩,“那你自己想办法找钱去。” “我最后问一遍,boss你支持我买人吗?” “那好,我也最后回答你一遍,只买一个。” 温格深呼吸一口,然后把一封信丢在桌子上。 “这是什么?” “我的辞职信,我会离开阿森纳。” 此话一出,克伦克傻住了,没想到温格来这一招。 他把亨利卖了,温格都没说什么,没想到因为这么点事情,教授要辞职。 克伦克把辞职信丢回给温格,“阿瑟,不要开玩笑了,我没有幽默感。” “我知道,所以我从来不开玩笑,再见了,boss,我要告诉你,和你合作是我一生的悲哀。” 说完,温格转身离开,克伦克可能永远也想不到这一个月内发生了什么。 ****** “安德烈,你有没有和阿森纳私下联系过?” 面对沈浪的疑问,阿尔沙文不知道怎么开口,如果承认,那么他违规了。 沈浪心里明白,所以他自己先承认了。 “我承认在利物浦的时候,我和温格私下见面了。” 此话一出,阿尔沙文呆住了。 “你?” “和温格?” “没错。” 然后沈浪把事情全盘托出,阿尔沙文听完之后噗的一声。 “你竟然反过来挖角温格?” 沈浪点点头,“我不是开玩笑的,我觉得泽尼特需要温格。” …… 沈浪在阿尔沙文肩膀上轻轻一拍,“安德烈,你喜欢的阿森纳是49场不败的那个阿森纳,对不对?” 阿尔沙文点点头。 其实大部分人爱上阿森纳,都是那个时候,也就是海布里时代,后来的阿森纳年年争四,确实混的挺惨。 “但现在的阿森纳已经不是那个阿森纳了,明白吗?” 阿尔沙文明白,但不想承认。 “留在泽尼特,我们能踢欧冠,但是阿森纳以后能不能踢欧冠都难说了。” 阿尔沙文被镇住了。 “你和我说这些干嘛?” “我知道你和球队的高层,甚至克里姆林宫的大人物都有私交,推动一下吧,让温格来泽尼特。” 阿尔沙文推开沈浪,“沈浪,你比我想象中的更疯狂。” “呵呵,大家都叫你是沙皇,那你就像彼得大帝一样,去推动一件大事。” 沈浪也明白,这不是马上能决定下来的事情。 “你再想想吧。”